楊位醒提供 (只供參考)
1/4/2025
1)中醫學認為,體重過輕的大多為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導致營養消化吸收障礙。因此健脾養胃就是增肥加速器。可選用蓮子、山藥、茯苓、人參、黃芪、芡實等健脾益氣、藥食同源的食材做藥膳。
2)蛋白質對人體健康很重要,增加優質蛋白攝入。如魚、禽、肉、蛋、奶等占一半以上,均衡地分配到各餐中,以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。
2/4/2025
1)中醫認為,跪坐時腿部正前方的肌肉緊繃,拉伸了循行於此處的足陽明胃經。足陽明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,故跪坐有行氣活血、疏通經絡的作用。跪坐增強下肢柔韌性,改善血液迴圈。
2)養腎的簡易方法之一就是經常踮腳,可隨時練習,以啟動腎經,固護腎氣。腎經起于足底湧泉穴,踮腳時足跟離地,可以刺激湧泉穴及腎經循行路線激發腎氣。
3/4/2025
1)豌豆中富含礦物質鉀、葉酸、膳食纖維,有益心血管健康。攝入充足的鉀,有助於平穩血壓;研究發現,豌豆蛋白不僅能增強機體免疫力,還能改善心血管疾病,增強飽腹感和降低血脂。
2)芋頭是低血糖生成指數(低GI)食物。如果你想控制體重和血糖,非常推薦把芋頭納入主食食譜,有助於控制總熱量攝入。
4/4/2025
1)歐米伽-3脂肪酸是大腦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,尤其是其中的DHA(二十二碳六烯酸)能增強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遞,改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。研究顯示,長期攝入富含歐米伽-3脂肪酸的食物,如深海魚類、亞麻籽、核桃等,能夠有效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風險。
2)大腦在運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自由基,導致細胞損傷。而維生素E、維生素C及類黃酮等抗氧化劑能夠中和這些自由基,減少腦細胞的損傷。多項研究表明,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,如水果、蔬菜、堅果等,能夠有效延緩大腦衰老。
5/4/2025
1)薺菜、馬齒莧、蒲公英等春季野菜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,可清熱解毒、利濕消腫。注意:野菜性偏寒涼,建議焯水後涼拌或煮湯,搭配薑蒜、芝麻油調和。
2)健脾祛濕——茯苓赤豆鯽魚湯。材料:鯽魚1條(約300克),茯苓20克,赤小豆30克,生薑3片。
6/4/2025
1)便秘等腸道運輸慢的人,增加蔬果、全穀物、堅果等高纖食物的攝入。每天攝入一斤蔬菜、半斤水果、一小把去殼堅果,將1/3主食換成全穀物,多運動,每日飲水至少1.5升。
2)牡蠣、海螺、扇貝、毛蚶等海洋生物是牛磺酸的天然寶庫,牛磺酸可促進智力發育,有助於提高視力、預防心血管疾病、提高免疫力。
7/4/2025
1)羽衣甘藍作為十字花科蔬菜,富含維生素C、維生素K、葉酸、礦物質(如鈣、鐵)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,這些成分對維持健康、促進新陳代謝有積極作用。
2)一碗粥或飯,裡面放上雜糧雜豆等多種原料,就比單用大米營養豐富得多;一碗牛肉麵,除了牛肉,還可以放入黃豆芽、胡蘿蔔丁、黃瓜絲、海帶絲等蔬菜,有助攝入多種維生素、礦物質和膳食纖維。
8/4/2025
1)留意“隱形鹽”,建議大家多吃食物,少吃食品。即多吃看得見食材的、原汁原味的簡單烹飪食物,一些加工到看不出原材料的食品,如香腸、餅乾、薯片等,少吃或儘量不吃。
2)晚餐吃太晚或者習慣吃夜宵的人,往往有晚睡的習慣,對身體健康無益。此外,如果剛吃完就睡覺,腸胃被迫“加班”,會影響睡眠品質。
9/4/2025
1)腹部按摩,有助腸道健康。建議在起床後或餐後1小時,採取平躺或坐姿,用手掌在腹部進行順時針揉動(右下腹—右上腹—左上腹—左下腹),做10~20輪即可,有助刺激腸道蠕動。
2)專家提醒,晚睡帶來困倦和疲乏是次要的,其最主要的危害是會使人長期處於應激狀態,給免疫、代謝、精神心理、心血管、神經系統等帶來全方位挑戰。
10/4/2025
1)糖尿病群體每餐都應攝入蛋白質食物。蛋白質食物與主食搭配食用,還能減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。優質蛋白質來源眾多,雞蛋類、魚蝦、禽肉類、紅肉類、豆製品及乳製品都在推薦之列。
2)多吃蔬菜有助於減緩餐後血糖上升。尤其推薦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,西藍花、芹菜、菠菜、油麥菜、秋葵、圓白菜、木耳、魔芋製品及各種蘑菇,都是適合糖友的食材。
11/4/2025
1)春季要注意調養情志,保持樂觀開朗的心境,可通過冥想、深呼吸等方式緩解壓力,儘量做到不著急、不生氣、不發怒。如果心中鬱悶,可以找人傾訴,或者到大自然中呐喊,有助於宣洩情緒。
2)春季食物提神,應適當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。推薦多吃豆製品、核桃、魚類、牛奶等食物,可補充能量;香菜、香椿芽、香蕉、蘋果等食物,可幫助提神醒腦。
12/4/2025
1)發表在《英國運動醫學雜誌》上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:最佳降血壓運動並不是我們常說的跑步、游泳等,而是“等長運動”,比如靠牆靜蹲、平板支撐、紮馬步等。
2)維生素B1又稱“精神性維生素”,可改善人的精神狀態,維持神經組織的正常活動。補充來源:酵母、豆類、瘦肉富含維生素B1,可適當吃些粗糧,如燕麥、玉米、全麥麵包等。
13/4/2025
1)缺維生素B3可引起糙皮病,表現為皮炎、腹瀉等。補充來源:酵母、肉類、肝臟、穀類、菜豆等。
2)補充B族維生素,對膳食均衡度的要求較高,保證充足的綠葉蔬菜、全穀雜豆、動物肉蛋奶等的均衡攝入,才能保證B族維生素攝入齊全、充足。
14/4/2025
1)晚餐早點吃有利於減重。國際權威期刊《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》刊登的研究顯示,比起18點吃晚飯,22點進餐的人血糖水準更高,身體消耗的脂肪量也較低。
2)原味南瓜籽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植物甾醇、多酚、多糖、角鯊烯。作為堅果食物,自然還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,常吃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“壞膽固醇”水準,改善心血管健康。
15/4/2025
1)建議晨起後,緩慢飲用200~300毫升溫水,水溫可在35~40攝氏度,以稀釋血液,降低心肌梗死風險。需注意,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飲水量。
2)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,會促進炎症因數表達,導致代謝異常,加快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。日常應少吃速食、零食和各種油炸食品。
16/4/2025
1)便秘患者可食用粗糧雜糧,如糙米、燕麥、玉米、紅薯等,以增加糞便體積,促進腸道蠕動。芹菜、菠菜、西藍花、韭菜等綠葉菜,富含不溶性纖維,成熟的香蕉和帶皮的蘋果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,火龍果、獼猴桃、梨等果膠含量較高,這些均是便秘患者可以選擇的食材。
2)長期熬夜打亂生物鐘,影響胃腸道黏膜修復,造成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紊亂。熬夜的人還經常吃夜宵,促使胃液大量分泌,損傷胃黏膜。若長期精神壓力大,會降低身體免疫力,也會增加胃癌發生風險。
17/4/2025
1)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推薦,每人每天全穀物及雜豆攝入在50~150g為宜(占主食的1/4~1/2)。兒童、青少年、老年人、消化不好的人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增減量。2)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建議,餐餐有蔬菜,每天攝入蔬菜300~500克,深色蔬菜應占1/2(包括深綠色、紅色、橘紅色、紫紅色蔬菜)。推薦每天攝入200~350克新鮮水果,相當於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。
18/4/2025
1)豆腐含有能抑制膽固醇吸收利用的植物固醇,以及膳食纖維和大豆異黃酮,有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。建議豆腐+雞蛋一起做,營養組合更佳。
2)菌類蔬菜包括口蘑、金針菇、香菇、木耳、銀耳等,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和皂甙類物質,對降低膽固醇的利用率很有幫助。其中,銀耳炒雞蛋很值得推薦。
19/4/2025
1)日常飲食建議增加新鮮蔬果的攝入,尤其是綠色蔬菜(如菠菜、油菜)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(如柑橘、草莓),能滋養肝臟,促進肝細胞修復。同時,適量食用枸杞、菊花、百合等具有滋陰清熱作用的食物,幫助調和肝陰。
2)很多蔬菜都可以和麵粉一起蒸著吃,比如大家常吃的有芹菜葉、茼蒿、胡蘿蔔、豆角、槐花等,都很美味。清洗乾淨的槐花,加一些幹麵粉拌勻,放在蒸鍋裡蒸上幾分鐘就能吃,鬆散清香。
20/4/2025
1)最新研究顯示,每天有目的性走8000步左右,對於預防膝關節疾病最為理想。這個強度和數量的步行,可以增強肌肉力量、改善關節穩定性、減輕關節負擔。
2)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是提高免疫力的首選。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有棗類、柑橘類和漿果類,如刺梨、鮮棗、酸棗、沙棘、草莓、橘、柑、橙、獼猴桃。
21/4/2025
1)降壓:玉米須茶。玉米須不僅具有降血壓之功效,而且也具有止瀉、止血、利尿和養胃之療效。每次取玉米須25~30克,泡茶飲用。
2)穀雨節氣,專家建議多食用黑豆、薏米、豆芽、海帶等食物,這些食物能夠健脾祛濕,為安然度夏築牢根基。
22/4/2025
1)“護心飲食”建議,日常烹飪可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替代動物油,比如橄欖油、亞麻籽油,有助降低“壞”膽固醇水準,改善血管內皮功能。也可適當增加深海魚、亞麻籽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攝入量。
2)燕麥、糙米等全穀物,土豆、芋頭等塊莖類蔬菜作為主食的一部分,不僅是重要的能量來源,其中的膳食纖維、植物蛋白質,還可延緩餐後血糖升高,促進腸道蠕動,減少膽固醇的吸收。
23/4/2025
1)芒果有種特殊香氣,來源是萜類化合物。研究表明,萜類化合物具有抗癌、抗菌、抗炎、抗氧化、保護神經、鎮痛等作用。
2)養胃飲食推薦蘇打餅乾(中和胃酸)、香蕉(保護黏膜)和燕麥(易消化)等食物,建議避免巧克力、薄荷和碳酸飲料。晚餐七分飽,餐後散步20分鐘,不穿緊身勒腰衣物。
24/4/2025
1)平時少吃點,不僅有助於減輕體重、控制血糖,還可以降低壞膽固醇,促進血液迴圈。許多研究證實,適當“挨餓”對身體有好處。2)春天宜晚睡、早起,“晚睡”不等於熬夜,而是指稍微晚睡一會兒,建議不要晚於23點,避免熬夜耗傷陽氣。
25/4/2025
1)日常飲食要多包含雞胸肉、魚類、豆類、綠葉蔬菜、全穀物、燕麥等低升糖指數的食物,不僅能保證營養均衡,避免能量和營養的缺失,還能減少血糖波動。
2)櫻桃鉀含量最高,另外它血糖生成指數(GI)最低,對控血糖很友好。顏色紅是因為富含花青素,顏色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。
26/4/2025
1)如果早餐食用燒餅或油條,那麼午餐、晚餐都要儘量清淡,不要再吃炸、煎食物。早餐食用燒餅或油條,建議同時搭配不加糖的原味豆漿、煮雞蛋和青菜,幫助攝入蛋白質、維生素等營養素。
2)“芥末青豆”或“蒜香青豆”之類的小零食裡的豆類大多經過油炸處理,脂肪含量顯著上升,還會添加鹽、糖等調味品,包裝看起來小,嚼起來又上癮,但是對控制體重不太友好。
27/4/2025
1)中醫認為,白扁豆祛濕的同時還能夠健運脾氣,不同於薏仁、赤小豆偏寒涼,對於虛寒體質人群、脾胃嬌嫩的兒童來說,白扁豆更為友好,常用於脾胃虛弱、食欲不振、胸悶腹脹等症。
2)黑豆性平,味甘,歸腎、脾經,有活血利水、健脾益腎、明目平肝的作用。穀雨過後常吃黑豆,有助於增強脾胃運化,促進水濕代謝排出。
28/4/2025
1)日常飲食用油建議:優先選擇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,主要包括橄欖油、茶油、核桃油、亞麻籽油、紫蘇籽油等。這些植物油更有利於心腦血管健康。
2)發表於《科學》上的一項研究發現,偶爾“餓一餓”有助於延長壽命。研究人員稱,這可能與進化過程中的適應性反應有關。
29/4/2025
1)多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,連續飲用含糖碳酸飲料一年可能導致體重增加約18斤(約9公斤),且高糖攝入與45種疾病風險增加相關,包括肥胖、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。2)四個好方法教您解決乳糖不耐受。①可以喝優酪乳;②可以選擇低乳糖牛奶、舒化奶;③可以多次少量的喝奶;④不要空腹喝。
30/4/2025
1)控糖飲食合理吃水果。推薦吃低升糖指數(GI)同時熱量較低的水果,如柚子、橘子、柳丁、芭樂、蘋果、梨、李子、櫻桃等,每天不超過200克。水果不要榨成汁,不吃水果罐頭,少吃牛油果、榴槤等高熱量水果。2)超市選購食品學會看配料表植物奶油、奶精、起酥油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。購買食品時仔細閱讀營養成分表,認准「0反式脂肪酸」標示。
LEAVE A REPLY